购买与服务热线:400-810-0466

服务邮箱:Support@sugon.com

“新冠”肺炎疫情发酵,加速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病毒形态分析、疫苗研发也从科学研究领域话题演变为大众关心的民生话题,生物基因数据价值愈加凸显。同时,为提高诊断效率,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核酸检测,独立实验室的重要性又一次显现。

 微信图片_20200309100821-600.jpg

日前,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开通了支持新冠肺炎病毒相关研究的快捷绿色通道。

曙光通过为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搭建的“医学大数据设施-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为其研究新冠肺炎病毒相关蛋白的晶体结构、核磁和冷冻电镜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及病毒形态学检测等项目提供了支撑;全力支持与新冠肺炎病毒相关的蛋白质结构与致病机理研究、快速检测技术产品研发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等工作。

解码生物数据应用“新要求”

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深刻体现前沿信息技术与现代生命科学的交叉。除了病毒形态研究以外,我们也看到了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曙光公司为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搭建的“医学大数据设施-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以患者生理生化指标,器官影像检查、家族遗传背景等多维度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各种先进组学检测等技术,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综合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与疾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遗传和临床信息。形成特征数据后,再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分析、辅助诊断和个性化医疗。

多年积累,应对生物数据“海量”与“多变”

在对海量生物数据中的深刻规律进行研究时,曙光发现,必须保证数据的3特征,即数据量大,处理数据效率高,数据源要有多变性。借助这些特点,才可以实现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基因研究产生的数据以每12-18个月10倍的速度快速增长。针对海量数据,曙光Para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可通过性能与容量的线性增长,满足存储系统对数据处理能力和扩展性的要求。通过系列先进技术,曙光Para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消除扩展存储架构的性能局限性,解决生物基因应用中对数据处理效率和数据多变性的需求。

微信图片_20200309100834-600.jpg

抓住“新趋势”,持续深耕生物基因领域

生命科学对于疫情的帮助,不仅限于分子生物学诊断以及毒株鉴定,疫苗生产,还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因此,疫情过后,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也将逆势成长,生物基因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将更紧密。

多年来,曙光公司深耕生物基因领域,为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支持医疗影像、基因测序、冷冻电镜、药品研发等应用的稳定运行。未来,曙光也将不断提供创新的技术与产品,为生物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安全可信协同办公系统“光圈儿”重磅发布,疫情期间可免费使用

下一篇:中科曙光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严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