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与服务热线:400-810-0466

服务邮箱:Support@sugon.com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总是美不胜收

1635472501433039.jpeg

北国的秋天

尤其更具一番韵味

1635472562931356.jpeg

大雁从北往南飞

看到的“秋色”

总比我们多一点

1635472621942398.jpeg1635472712207390.jpeg

再温一壶好茶

欣赏人间的美景

这不就是秋天的快乐吗?

1635472758666641.jpeg

秋天自然有美景,而冷空气也如约而至,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走低,各地季节更替正在悄然发生。

受纬度、气温、降水、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不同地域能够欣赏到秋日美景的时间不尽相同。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表示,对比常年来看,今年入秋进程整体偏晚。

如何更精准地预测冷空气,做好赏秋景、穿秋裤的准备?未来,气象服务如何更“智慧”?

到2023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气象服务中得到充分应用,初步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从体力劳动向智能生产转变、服务模式从单向推送向双向互动转变、服务体系从低散重复向集约化转变,初步形成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的新型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生态。

曙光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助力气象用户构建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气象部门内外多源异构数据汇集交换、深度数据挖掘分析和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完善气象大数据资源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提升气象数据开放应用能力,赋能气象“云+端”的应用和服务众创发展模式,为全面提升气象业务和服务水平提供支撑。

同时,精细化气象服务需要安全可靠、弹性伸缩、按需供给的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支撑,曙光先进计算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资源随需而动,提升气象服务产品发布周期。

面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气象服务的挑战显而易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以及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气象服务领域潜力巨大,智慧气象服务新业态呼之欲出,曙光气象大数据将助力实现从智能到智慧的转型升级。


上一篇:中国银联携手曙光,支付+科技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聚焦金融创新,曙光亮相金融科技产业峰会!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严正声明